發布時間:2020年10月29日 17:34 來源:中國新聞網
【解說】隨著中國新興科技的飛速發展,如何培養科創人才展開深度研發,引起社會的廣泛討論。香港科技大學教授近日李澤湘接受中新社專訪時表示,身處當下的創新經濟時代,香港的高等教育必須要與時俱進,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。
【解說】作為港科大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系教授、機器人研究所創始人,李澤湘一直致力于推動學術與產業融合,為年輕人搭建科技創業平臺。在他看來,只會寫論文的學生已不能適應時代需求,大學教育一定要進行深度變革,培養有大思維、有夢想,并且能夠把夢想落地實現的領軍人才。
【同期】香港科技大學教授 李澤湘
以前我們是(培養)學生,讓他具備去就業,去打一份工的能力。今天我們需要讓學生把握市場動向,怎么去了解市場,了解需求,甚至洞察客戶都說不出來的需求。根據這些需求、痛點去找準問題,然后再把科技,把各種技術深度融合,深度的融合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,然后再具備企業家的創業精神,把解決問題的方法去落地,變成產品,變成一個一個能夠改變行業,改變、造福社會的產品跟企業。
【解說】深圳市委市政府日前公布的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范人物名單中,李澤湘赫然在列,這讓他感到既欣慰又有壓力。欣慰的是,自1992年開始從教于港科大至今,他孜孜不倦推動的深港兩地科技產業孵化和人才培養,得到了驕人發展,自己的很多學生也闖入科創領域,并取得了一番作為,其中包括在無人機行業赫赫有名的——大疆創新創始人汪滔,因為早期對大疆的投資和盡心扶持,李澤湘也被外界稱為大疆的“孵化者”。
【同期】香港科技大學教授 李澤湘
對于年輕人來講,他有闖勁,有沖勁,能夠沒日沒夜地去做他喜歡的事情,但是他們年輕缺少資源,人脈資源、產業資源,或者在很多做決定的時候,他的接觸的方方面面,有他的局限性,所以說還有更多的老師在后面支撐,甚至一個平臺的支撐,還是非常重要的。你人員流失了,你需要找資本,你要重建你的團隊,在很多方面都需要一些幫助,但主要還是年輕人自己堅持不懈,幫助才能夠起作用。
【解說】展望未來,李澤湘又深感充滿壓力。他坦言,中國在科技領域的深度研發和產品創新能力還不足夠,中美角力的背景下,美國不斷對中國新興科技公司施壓,為中國的科創之路帶來不穩定因素,但與此同時,這也是前所未有的機遇。
【同期】香港科技大學教授 李澤湘
表面上看可能是一個不利的因素,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,又給我們帶來很好的機會,甚至是前所未有的機會,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讓我們意識到,我們必須得立足于自己,我們以前講的自力更生,今天大家更能理解這真正的含義。
記者 李莞爾 陳浩南 香港報道
責任編輯:【盧巖】
[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安備 11000002003042號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
總機:86-10-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699788000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
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Copyright ©1999- 2021 chinanews.com.
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