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訪韓喬生:不看好國足世預賽出線 強求奇跡不現實

對于中國足球來說,剛剛過去的2020是很有故事的一年。盡管由于疫情,國足的世預賽一拖再拖,但國內聯賽擺脫疫情陰影順利啟動,多項改革措施的推出也致力于改變中國足球大環境。

在2021年初,中國足球的老朋友、名嘴韓喬生接受了中新網記者的專訪,聊了聊他眼中的中國足球。
“我們國家隊的水平在那擺著”
對于國足來說,最近兩年最為重要的國際賽事就是卡塔爾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。目前世預賽進行到40強賽階段,國足在A組中以4戰2勝1平1負排名小組第二。
2019年11月,國足負于敘利亞的比賽“氣跑了”主教練里皮。隨后,李鐵成為了國足的新主帥。但受疫情影響,目前李鐵還未帶隊參加過40強賽。

球迷們對于國足常常懷著復雜的心情。嘴上說著不看了、太爛了、沒戲了,心里總有些暗暗的期待:萬一能創造奇跡呢?
但韓喬生對此潑了冷水,他不看好國足世預賽出線,并希望球迷不要有急功近利的心理。
“我們中國足球現在土壤很貧瘠,整體的職業化不行。我們不要每次都要求國家隊怎么樣,我們國家隊水平在那擺著、現實在那擺著。”
在韓喬生看來,中國足球的問題是長久累積下來的。“中國足球就像一個癌癥患者一樣,身體很多疾病,是很長時間積郁而成的。不可能這邊中國足球不行,還要求中國隊必須取得世界杯出線權,我感覺不現實。”

在他看來,中國隊或許可以在亞洲全體會員都參加的比賽中從小組賽里出線。但最終的排名,不是第六就是第七。“不信我們騎驢看唱本,走著瞧。”
“中國足協踏踏實實干了點事”
2020年,整個世界體壇受到疫情的強烈沖擊,中國足球也不例外。但在國內抗疫工作成效顯著的大環境下,多數足球聯賽得以在封閉環境下進行。
對此,韓喬生為中國足協“點贊”。他認為上賽季的職業聯賽在賽事組織、媒體傳播等方面都做得“非常到位”。
“不光是中超、中甲的比賽,足協杯、中乙等比賽也得以舉行,而且舉辦得很好。這就是成功之處,說明中國足協踏踏實實干了點事。”

而足協在2020年底推出的“加強版”限薪政策、俱樂部非企業化改名政策等,都曾引起一定程度的爭議。
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,一些俱樂部改名的過程中,當地球迷群體中出現了較為強烈的抵抗情緒。社會輿論對此也爭議不斷,也有媒體對這一政策提出批評。
不過,韓喬生對這兩項政策持較為肯定的態度,認為中國足協在頂層設計方面做了不少工作。
他認為,和國足的成績一樣,對于改革的成效,也不能夠急功近利。

“我們要砍斷一棵大樹,不是一斧子就可以砍斷的。它需要前面98、99斧子的鋪墊,最后才能夠成功。所以我覺得中國足球、包括中國足協未來的路還很長。”韓喬生說。
“中國足球的路不光是治腦袋”
最近一段時間,韓喬生擔任總解說的青少年足球競賽真人秀《超球少年》正在熱播。節目中,多種青訓模式培養下的小球員同場競技,互相交流。而這一節目的播出,也讓中國足球青訓的話題再次引起人們的注意。
韓喬生介紹,節目中的足球少年主要來自三種青訓培養體系:職業隊的青少年梯隊、校園足球以及“足球小將”這樣與學校合作的民間青訓項目。

在節目中,他除了感受到孩子們因足球而養成的開朗自由的性格,還對中國足球的青訓有了更多思考。
“這三種模式都是積極的嘗試,但我相信中國今后更多的還是校園足球。對于經濟有條件的地方,像‘足球小將’這種模式,今后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去效仿。”
當然,在韓喬生看來,中國足球青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“我們還沒有真正走出一條適合中國校園足球發展的路,沒有走出一條能夠在全國更多地方來推廣的路。”

韓喬生介紹,中國的近鄰日本通過自身努力和向巴西學習,其國家隊已經成長為世界二流球隊。日本一些民間的足球賽事也有著很高的收視率,這樣的足球文化環境,是目前中國不具備的。
“中國足球的路不光是治腦袋——搞職業化,而是要夯實基礎,做好腳下工作,這樣中國足球未來才有希望。”(王昊)


體育新聞精選:
- 2021年03月03日 12:01:15
- 2021年03月03日 04:44:40
- 2021年03月03日 04:39:32
- 2021年03月02日 17:19:53
- 2021年03月02日 16:48:07
- 2021年03月02日 14:23:59
- 2021年03月02日 13:38:00
- 2021年03月02日 11:34:53
- 2021年03月02日 10:54:55
- 2021年03月02日 04:52:57